当前位置:首页 > 全民科学素质 > 科普热点 > 正文

新研究发现影响蚂蚁社会行为的关键基因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7/8/17 来源: 新华社 浏览: 次

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美国一项新研究说,一个与气味感受功能有关的基因对蚂蚁的社会行为有着重大影响,该基因发生突变会使蚂蚁丧失正常的交流、觅食和繁殖能力。

研究人员认为,这项发现有助于深入研究社会行为的基因根源,为研究其他动物的社会性提供思路,乃至帮助理解抑郁症、自闭症、精神分裂症等疾病。

蚂蚁是社会性动物,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、复杂而丰富的社会行为。人们早已知道,蚂蚁靠分泌和感知信息素来交流,实现社会合作。蚂蚁的触角上有感知各种信息素的气味受体,脑部有专门处理气味信息的神经元。

美国纽约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美国《细胞》上报告说,对印度跳蚁的研究显示,其体内不同的气味受体好比一批“钥匙”,“匙齿”形状各不相同,“匙柄”部分则是一样的,一个名为Orco的气味受体基因负责编码通用的“匙柄”。

研究人员对印度跳蚁进行基因改造,使这个基因发生突变,结果发现蚂蚁对气味信号的反应大幅削弱,难以与同伴交流,不能循气味信息回巢,经常离群游荡,无法正常觅食。

这个基因缺陷还会严重影响雌蚁的繁殖行为。在印度跳蚁群体中,一部分工蚁有着竞争蚁后地位的潜力,平时它们被蚁后的信息素压制,如果蚁后死亡,这些工蚁会用触角“决斗”,胜利者承担交配和产卵的职责。但Orco基因发生突变的工蚁无法正常参与决斗,很难成功与雄蚁交配,就算交配也产卵数量少、时间迟,还很少照料卵和幼体,繁殖成功率极低。

作者: 新华社   [责任编辑: 钟艳平]